5月伊始,雨水渐多,为野生蘑菇生长提供了充足养分,江西进入野生蘑菇中毒高发期。5月23日深夜,贵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一位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患者,并通过江西省卫健委和江西省疾控中心建立的野生菌中毒救治群发布求助讯息,咨询救治方案。作为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蘑菇中毒预防控制专家库成员,我校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真菌学团队何刚博士和孙启彪博士立即响应,从九江星夜驱车305公里路程,赶到贵溪市人民医院,现场了解患者误采误食细节,为救治患者生命提供帮助。
5月23日深夜,何刚博士和孙启彪博士接到求救信息后,及时与贵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彭琴香副主任取得联系,在线了解患者中毒反应和毒蘑菇残留物。由于患者没有拍摄采食的蘑菇照片,仅残存极少部分菌柄,无法对误食蘑菇进行鉴定,以致不能判断中毒类型。此时已到24日凌晨,两位博士十分担心患者误食剧毒蘑菇而出现生命危险。时间就是生命,两人当即决定星夜启程,305公里路程,两人轮流驾驶3小时赶到了医院。


两位博士到达医院后,在急诊科彭副主任带领下来到病房与患者交流详情。由于出发前,已建议医生进行催吐和洗胃等处理,患者现场状态良好。患者非常惊讶:“两位专家竟然凌晨出发赶到医院了解我的情况,太感动了!”
两位博士一方面仔细观察食用剩余的毒蘑菇残留物,并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初步判断,另一方面提供此前制作的赣西北常见毒蘑菇图谱和国内常见毒蘑菇图片供患者辨别其可能误食的种类。为准确鉴定毒蘑菇种类,两位博士又在患者家属带领下,冒雨前往毒蘑菇发生地进行现场寻找可能残留的子实体。综合患者当前身体状态、毒蘑菇残留物和现场采集的毒蘑菇标本初步判断此次患者误食的毒蘑菇为胃肠炎型有毒蘑菇。


患者生命健康高于一切,不得有丝毫马虎。为准确鉴定患者误食毒蘑菇具体种类和明确中毒类型,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两位博士未作休息,带着毒蘑菇残留物直接返回单位实验室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临行前,贵溪市人民医院彭主任亲自送别,并感激说:“我真没想到,两位专家看到消息后居然深夜赶到医院了解情况,你们的敬业精神和对患者健康的关心太令人敬佩。”
据统计,近两年江西误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高发,中毒人数超800人,中毒死亡人数高达24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有效预防毒蘑菇中毒,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77779193永利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九江市真菌资源保育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与省卫健委和省疾控中心围绕江西省野生毒蘑菇资源进行系统调查、中毒风险评估和防控科普等深入合作,并通过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省疾控中心、省气象局等部门官方平台发布预防毒蘑菇中毒科普宣传资料和毒蘑菇图谱以提高居民防范意识。
在此,77779193永利真菌学研究人员提醒:避免野生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采不食。
审稿人:邓海波
责编:李金玲